网友咨询:
已在民办学校工作,目前边工作边考公,是继续这样还是考研然后毕业那年用应届生身份考公呢?
我的答复:
我非常理解你的纠结。一边是当下稳定的工作和熟悉的备考节奏,另一边是对更高学历和“应届生”这个黄金身份的向往。这确实是一个关键的职业岔路口。从我接触过的众多案例来看,我并不建议你轻易辞去工作、孤注一掷地去考研。对于你而言,“在职备考”很可能是风险更低、性价比更高的选择。 原因如下:
一、现实考量:考研的成本与风险不容忽视
选择考研意味着你需要面对:
1. 时间与经济成本:你需要投入1-2年全职读研,期间不仅没有稳定收入,还要支付学费和生活费,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对于已经工作的你来说,机会成本很高。
2. 不确定性的叠加:考研本身就是一场激烈的竞争,存在失利的风险。即便成功上岸,几年后的就业市场与公考政策也存在变数,应届生身份的优势能否完全兑现仍是未知数。
3. 职业空窗期:辞去工作会产生职业空窗期,如果最终未能以研究生学历成功考公,这段经历可能会在求职时成为被质疑的点。
二、在职备考的隐藏优势:你已占据“不败之地”
你目前“在职备考”的状态,其实蕴含着你尚未充分意识到的巨大优势:
1. 经济与心态的“压舱石”:这份工作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和心理安全感,让你能心无旁骛地学习,不必承受“考不上就失业”的巨大压力。这种平稳的心态对考场发挥至关重要。
2. 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:你现在的工作经历(教学、管理、沟通)都是宝贵的“基层工作经验”。公考中大量岗位要求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,这让你能避开仅限应届生的惨烈竞争,转而报考要求经验的岗位,竞争对手更少、上岸机会更大。
3. 面试的绝佳素材:你在工作中处理过的实际问题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、教学活动的组织,都是公务员面试中回答“计划组织协调”、“应急应变”、“人际关系”等题目的鲜活素材,比纸上谈兵的考生更具说服力。
三、更优化的战略:精准发力,而非推倒重来
与其推倒现状、从头再来,不如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:
1. 效率最大化:分析你目前的时间管理,砍掉所有不必要的娱乐和社交,将通勤、午休等碎片化时间用于刷题和背诵,把整块时间留给深度学习和模拟考试。
2. 目标精准化:深入研究近年的公考职位表,你会发现有大量岗位要求“具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”,且不限应届。这些岗位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赛道,请将重心放在这里。
3. 备选方案:如果当前工作确实严重挤占了学习时间,可以考虑在教育行业内换一份相对清闲的岗位(如图书馆管理员、教务助理等),而不是彻底辞职回归校园。
总结一下:
不要用“考研”这条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路,去解决“考公”这个眼前的目标。 你手中的“在职身份”和“工作经验”本身就是两张王牌。
你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改变身份,而是改变策略、提升效率、坚持到底。守住你的工作,把它变成你备考的底气,然后向那些要求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发起冲刺。这条路更稳,也更有可能让你在不动声色中成功上岸。
本文由南方通正原创,也仅代表个人观点,欢迎各位网友积极留言,我会尽我所能给大家解答人生的困惑!
专业股票配资开户,老牌股票配资平台,人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