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油库山那片地方,以前我们绕着走都嫌脏,现在居然有人抢着去打卡拍照了?”
家住附近的老李头,嘬着牙花子,看着手机里邻居们晒出的照片,有点不敢相信。照片里,崭新的步道蜿蜒在山林间,清澈的湖面倒映着蓝天,哪还有半点过去那副破败油腻的模样。对于老一辈的南昌人来说,“油库山”这个名字,自带一股子机油和铁锈的味道,是城市地图上一块不太愿意被提起的角落。
可就是这么个地方,突然就变天了。
这背后,是一个叫“鱼目山及周边区域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”的项目。官方的说法是,这个项目已经基本完工了。什么湖体清淤、引水工程、环湖绿道……听着都挺厉害。但对老百姓来说,这些名词远不如傍晚时分,能带着孙子去湖边溜达一圈来得实在。整个区域足足有5.4平方公里,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,你只要知道,它大到足够让你走断腿,也足够让整个片区的空气都清新不少。
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那些做城市规划的人。他们能在一片被遗忘的、夹在赣江和乌沙河交汇处的土地上,看到未来的样子。这个地方,北边是双港东大街,东西南三面被赣江和京九铁路死死框住,像个被遗弃的孤儿。过去,这里是城市的背面,是发展的褶皱。现在,这里成了城市的“新客厅”。
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是具体而微的。以前,这附近的居民,晚饭后最大的娱乐活动可能就是楼下打打牌,或者去马路边吸吸汽车尾气。所谓的“15分钟生活圈”,对他们来说,可能就是走到最近的菜市场或者小卖部。现在不一样了,下楼走几步,就是专业的环湖观山绿道,想爬山还有油库山山林步道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多个公园,它是在重塑一个区域的生活节奏和质感。
当然了,一个新空间的诞生,总会伴随着各种声音。有人欣喜于环境的改善,盘算着自家窗户外的风景是不是又值钱了点。也有人担心,这么大个地方,后期的维护能不能跟上?会不会过几年,新鲜劲一过,新修的步道又长满了杂草?这种担心并非多余,毕竟我们见过太多虎头蛇尾的工程。
这个项目更深层的意义,或许在于它给了城市一个“反思”的机会。过去几十年的飞速发展,我们总是在追求更高、更快、更新,城市像个摊大饼一样不断向外扩张,留下了不少像鱼目山这样的“伤疤”。如今,我们开始回过头来,去修复这些伤疤,让它长出新的血肉。这不仅仅是环境治理,更是一种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向,从追求外延的扩张,转向关注内涵的提升。
就像一个中年人,年轻时只顾着往前冲,身上留下了不少暗伤。到了某个年纪,突然开始注重养生,早睡早起,调理身体。南昌这座城市,似乎也到了这样一个需要“内部调理”的阶段。鱼目山这剂“良药”,来得正是时候。
现在,赣江和乌沙河的水流经此地,看到的不再是废弃的油库和荒芜的土地,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公园。不知道,当第一批候鸟选择在这里落脚时,它们会不会也对这片土地的“前世今生”感到好奇?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,未来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专业股票配资开户,老牌股票配资平台,人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