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CBA休赛期,广东男篮走了两个人,一个是老将任骏飞,另一个是后卫黄荣奇。
任骏飞的离开,大家多少有点心理准备。但黄荣奇也走了,而且是续约的时候谈崩了,这就让不少球迷有点摸不着头脑了。
更离谱的是,黄荣奇现在是个什么状态?他至今未能加盟任何其他CBA球队,甚至连自由球员的名单里都找不到他的名字。一个刚从广东队出来的防守悍将,转眼间就快要无球可打了。
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?
我们先看广东队的操作。他们放走了黄荣奇,却留下了张文逸。这就很有意思了。
在很多球迷眼里,黄荣奇是那种能啃硬骨头的球员,防守端够硬朗,关键时刻敢上身体对抗。反观张文逸,防守是个明显的短板,到了季后赛强度一上来,基本就被弃用了。
一个是被证明能在硬仗里派上用场的,一个是季后赛上不了场的。广东队选了后者。
这背后是什么逻辑?或许球队对张文逸的“忠诚”让他们忽略了黄荣奇在关键时刻能够展现出的强硬防守和经验优势。但一支争冠球队,光讲忠诚显然是不够的。这个决定,怎么看都像一笔算不明白的账。
再来看黄荣奇这边,他为什么会落到如此田地?
答案其实并不复杂。有媒体曝出来,北京男篮曾有意签下他,但由于黄荣奇过高的年薪要求,谈判一度陷入僵局。
说白了,就是他把自己给“要”没球打了。
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。广东队觉得他不值这个价,放他走了。别的队想签他,一看报价,也打了退堂鼓。一来二去,黄荣奇就被晾在了半空中。
别忘了,黄荣奇不是没能力的球员。在江苏男篮那会儿,他可是球队的核心后卫,打出过场均11.9分、3.5个篮板和3.3次助攻的数据。那时候的他,是持球大核的打法。后来到了广东,转型成了一个防守尖兵,干的都是脏活累活。
他靠着自己的拼劲和防守,在广东队站稳了脚跟。大家也都认可他是个“硬核”球员,是个“拼命三郎”。
可职业体育就是这么现实。能力固然重要,但如何平衡薪资和表现,才是球员能否继续留队的关键。你的能力值多少钱,不是你自己说了算,是市场说了算。
现在整个CBA联赛的行情就是这样,球队预算收紧,花钱越来越谨慎。你想要一个超出市场预期的价格,球队的总经理们就要掂量掂量了,你带来的贡献,真的配得上这份合同吗?
从广东队的选择来看,他们的答案是否定的。从北京男篮的犹豫来看,他们也觉得不划算。
这对黄荣奇来说,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职业生涯危机。他高估了自己的市场价值,也可能低估了球队的决心。或许,黄荣奇的“高薪要求”真的成为了他无球可打的致命阻碍。
对于球迷来说,看到一个正值当打之年的硬汉,因为薪水问题可能错过整个赛季,心里肯定不是滋味。大家喜欢看他在场上拼搏的样子,但场下的商业博弈,却让他连上场的机会都快没了。
现在回头看,广东队的这笔操作,不管初衷是什么,至少从结果上看,他们没吃亏。而黄荣奇的这次选择,却把自己逼到了一个死胡同里。
如果他继续坚持自己的报价,那新赛季的CBA赛场上,我们可能真的看不到他了。一个曾经的核心后卫,一个冠军队的防守悍将,最后落得如此境地,确实让人惋惜。
专业股票配资开户,老牌股票配资平台,人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